在鐵建重工的盾構機裝配車間座座幾十米的紅色刀盤、白色盾體的盾構機敞開式架設上,數十名工人爬上爬下地忙碌著,掘進機製造總廠一班副班長謝昊永遠是車間最忙碌的一個。除了要幹好自己的本質工作,每當大家遇到裝配的難題他也是工友們首選的求助對象。
一次,在調試的過程中,謝昊的工友反映電纜卷的電纜總是往一邊跑偏。同事反映問題的部件屬於盾構機的分係統,叫做盾構機管片吊機,用於在隧道盾構過程中進行管片拚裝使隧道一次成型。每當使用完後位於吊臂兩側的電纜線需要被自動卷筒重新卷起。不過大家在使用中發現,其中一側的電纜線卷筒所卷的電纜線始終卷不整齊。
“左邊的電纜線卷筒老是會跑偏,繞線不工整就會把它拉扯壞,損壞卷筒。這些都是進口的東西,很貴的。”謝昊說道。
被難題困擾的日子讓謝昊如鯁在喉,心裏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症結所在。但是,功夫不負有心人,這一離奇的現象還是被謝昊找到了“病根”,原來玄機藏在電纜線的內部。
“首先我們右邊的卷筒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的,左邊的卷筒是逆時針方向旋轉的,但是這兩個卷筒電纜芯線的內部旋向都是順時針的。卷筒的旋轉方向不一樣,導致電纜旋轉時,繞線過程中受力也就不一樣。”謝昊說道。
沒有做不到,隻有想不到,找到問題後解決問題就相對簡單了。謝昊在容易跑偏的卷筒上加了一圈尼龍塊,若電纜跑偏,尼龍塊便會向跑偏的電纜施加反向作用力,電纜依舊會排列整齊。
謝昊解決的疑難雜症不勝枚舉,這一次他的注意力又轉移到了盾構機的刀盤上。由於盾構機在運輸的過程中需要將刀盤拆分,而刀盤上有刀盤磨損檢測和超挖刀行程傳感的管線。過去在拆解的過程中會直接將連接線間斷,運至工地後再重新焊接。但這樣的焊接,往往會影響管線的強度。
在謝昊看來,之所以會出現問題,肯定是因為盾構過程中泥水灌進刀盤,而二次焊接的管線密封性又大了折扣從而導致出現傳感故障、失去設計功能。經過思考,謝昊決定自己組合一套連接裝置,首先將剪斷的電纜線用工業接插件連接,同時使用液壓接頭與低壓管連接,保護好工業接插件,最終謝昊的改進過程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,在未更改設計結構的前提下,使用現有材料便達到了很好的防護效果。
從事盾構機裝配工作近十年來,謝昊練就了精湛的裝配技能和較強的處理問題能力。“加快建設製造強國,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,建設知識型、技能型、創新型勞動者大軍,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。”來自製造一線,謝昊自然對十九大中這段表述格外關注,在反複研讀後他認為這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含義。
“首先是要建設一支勞動者大軍,接下來要弘揚兩種精神,然後要培育一種社會風氣。”這些話也是實體經濟從業者的內心訴求和期盼。
“一個國家的發展我覺得製造業是很重要的,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線的勞動者要擔當一個很重要的角色。我覺得未來應該會形成一支有創新有活力高素質的勞動者隊伍。”謝昊說道。